易子而食     [yì zǐ ér shí]

注  音

一ˋㄗˇㄦˊㄕˊ

基本释义

子:指儿女。原指春秋时宋国被围,城内粮尽,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出  处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示  例

有的是报告灾荒的严重情形,充满了“赤地千里”、“人烟断绝”和“易子而食”等触目惊心的字句。(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近反义词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用  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灾后的惨状。

成语接龙

食为民天→天相吉人→人面鬼心→心悬两地→地地道道→道学先生→生知安行→行不顾言→言不逮意→意气用事→事无二成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