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而立     [dǐng zú ér lì]

注  音

ㄉ一ㄥˇㄗㄨˊㄦˊㄌ一ˋ

基本释义

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像鼎那样三只脚并立。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相持。

出  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示  例

三国时期,魏、蜀、吴各据一方,鼎足而立。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三足鼎立 分庭抗礼 鼎足而三 相持不下
反义词 定于一尊 合而为一 归于一统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接龙

立人达人→人面狗心→心悬两地→地地道道→道学先生→生知安行→行不顾言→言不达意→意气用事→事以密成→成仁取义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