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遇冯著(韦应物 )

2022-08-09 14:49:09 字体:简体 繁體
《长安遇冯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描述作者与友人冯著在长安相遇时的所见所闻,来表达诗人对失意沉沦的冯著的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之意。全诗笔调亲切而略含诙谐,写得情深意长,清新活泼,含蓄风趣,逗人喜爱。
  本文目录:
  5、长安遇冯著(韦应物 ) 的作者

  长安遇冯著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拼音:

  kè cóng dōng fāng lái,yī shàng bà líng yǔ。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wèn kè hé wéi lái,cǎi shān yīn mǎi fǔ。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míng míng huā zhèng kāi,yáng yáng yàn xīn rǔ。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zuó bié jīn yǐ chūn,bìn sī shēng jǐ lǚ。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翻译:

  你从东方回到长安来,衣裳沾满灞陵的春雨。

  请问你来此为了何故?你说为开山辟地买斧。

  冥冥春雨百花淋雨开,习习和风燕子新孵雏。

  去年一别如今又逢春,双鬓银丝添生了几缕?


  赏析:

  此诗开头两句“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这里的“灞陵”并非实指,而是用事作比。汉代霸陵山是长安附近著名隐逸地。东汉逸士梁鸿曾隐于此,卖药的韩康也曾隐遁于此。主要是说冯著刚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还是一派名士兼隐士的风度。

  接着,诗人自为问答:“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料想冯著来长安的目的和境遇。“采山”是成语。左思《吴都赋》:“煮海为盐,采山铸钱。”谓入山采铜以铸钱。“买斧”化用《易经·旅卦》:“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意谓旅居此处作客,但不获平坦之地,尚须用斧斫除荆棘,故心中不快。“采山”句是俏皮话,打趣语,大意是说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但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其寓意即谓谋仕不遇,心中不快。诗人自为问答,诙谐打趣,显然是为了以轻快的情绪冲淡友人的不快,所以下文便转入慰勉,劝导冯著对前途要有信心。但是这层意思是巧妙地通过描写眼前的春景来表现的。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这两句诗人选择这样的形象,正是为了意味深长地劝导冯著不要为暂时失意而不快不平,勉励他相信大自然造化万物是公正不欺的,前辈关切爱护后代的感情是天然存在的,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般焕发才华,会有人来并切爱护的。所以末二句,诗人以十分理解和同情的态度,满含笑意地体贴冯著说:“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这“今已春”正是承上二句而来的,末句则以反问勉励友人,盛年未逾,大有可为。

  这的确是一首情意深长而生动活泼的好诗。它的感人,首先在于诗人心胸坦荡,思想开朗,对生活有信心,对前途有展望,对朋友充满热情。因此他能对一位不期而遇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真诚同情,体贴入微,而积极勉励。也正因如此,诗人采用活泼自由的古体形式,吸收了乐府歌行的结构、手法和语言。它在叙事中抒情写景,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借写景以寄托寓意,用诙谐风趣来激励朋友。它的情调和风格,犹如小河流水,清新明快,而又委曲宛转,读来似乎一览无余,品尝则又回味不尽。


  作者: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

  韦应物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以门荫入仕,起家右千牛备身,出任栎阳县令,迁比部郎中,加朝散大夫。外放治理滁州、江州刺史,检校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约贞元七年(791年)初,韦应物在苏州去世。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澄澹精致,诗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