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 )

2022-08-09 16:40:02 字体:简体 繁體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写作者在乘船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赴任洛阳(今属河南)的途中,对友人元大的离别之情。首联写别离之“初发”;颔联写友人乘舟归去;颈联写期望重逢;尾联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顺逆翻复,难以自主。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人联想到世事的难测,写得很有情致,也吐露了自己被罢官以后的心情。
  本文目录:
  5、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 ) 的作者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拼音:

  qī qī qù qīn ài,fàn fàn rù yān wù。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guī zhào luò yáng rén,cán zhōng guǎng líng shù。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jīn zhāo cǐ wèi bié,hé chǔ hái xiāng yù。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shì shì bō shàng zhōu,yán huí ān dé zhù。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翻译:

  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

  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晓钟残音还远绕广陵树木。

  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

  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顺流洄旋岂能由自己作主?


  赏析:

  这是离别时写给好友抒发离情的一首诗。整首诗的笔调都是含蓄的,诗人有意遮掩自己过分哀伤的情感,表面平淡,内涵深厚。

  此诗首联“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诗人自述怀着离别有人,内心充满“凄凄”的别情。诗中以“亲爱”二字相称,可见彼此友谊很深,一旦分别,自然依依不舍。但船终于启行了,一会便飘荡在迷茫的烟雾之中,友人的身影虽已消失,诗人还不停地回望广陵城。其中“泛泛”二字,让人仿佛看到诗人一颗惆怅若失的心就如同漂浮在烟雾笼罩的水面上的客船,景物不自觉地染上了诗人的情。

  正在这时,诗人忽然听到广陵寺庙里的钟声,从朦胧的烟树中隐隐传来,他的心情更觉难过。“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体现出诗人和元大分手,心情很悲伤。其中“残钟”写声,“广陵树”写行,钟声越来越细,树影越来越小,诗人离广陵、离友人越来越远了,友人留在钟声袅袅的烟树背后。世人的离别之情背景物全然引出。“残钟广陵树”五个字能够表现出诗人与元大离情别绪的特殊感情,是和上文一路逼拢过来的诗情分不开的。这便是客观的形象受到感情的色彩照射后产生的特殊效果。

  接着“今朝此为别”四句抒发感慨。诗人一方面是申述朋友重逢的不易;一方面又是自开自解:世事本来就不能由个人作主,正如波浪中的船,随波逐流,不能自已。这样既是开解自己,又是安慰朋友。在这平平淡淡的抒情中,达到了非凡的艺术效果,饱含着诗人浓浓的情感,深深的思考。


  作者: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

  韦应物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以门荫入仕,起家右千牛备身,出任栎阳县令,迁比部郎中,加朝散大夫。外放治理滁州、江州刺史,检校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约贞元七年(791年)初,韦应物在苏州去世。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澄澹精致,诗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