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鄘风·载驰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2-06-24 21:18:44 字体:【普通 超大 简体 繁體 本文共计1135个字符,预计阅读时长3分钟。
导读国风·鄘风·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国风·鄘风·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翻译:

   驾驭马匹奔走驰骋,回去吊唁卫国公侯。策马远行路途迢迢,方才到达卫国漕邑。许国大夫跋涉而来,我心就生忧愁苦楚。你们既然不赞成我,我就不能返回卫国。看看你们没有善德,我的思念无法遣除。你们既然不赞成我,我就不能归往卫国。看看你们没有善德,我的思念没有止尽。登上那座高峻山丘,在此采摘药草贝母。女子心中忧思繁多,众人也是各有道理。许国大夫责难于我,众人傲慢而又张狂。我在郊野放步行走,田间麦苗兴盛繁茂。欲往大国申诉我意,谁可依靠谁能到来?许国大夫还有君子,莫再将我指斥埋怨。你们诸位各有考量,不如让我直接前去。

 

  赏析:

   公元前年,卫国为狄人所灭,卫懿公死。五千遗民在宋、郑等国帮助下东渡黄河,至漕邑暂栖,拥立公子申为君,即卫戴公。卫戴公是卫昭伯与宣姜所生,他还有一个妹妹嫁与许穆公,史称许穆夫人。卫戴公即位一月即死,许穆夫人闻讯驰驱而归,欲往漕邑吊唁,半路却被赶来的许国大夫阻拦。此诗正是在许穆夫人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根据相关史实及诗中“芃芃其麦”之句,可推知所作时间应是卫文公元年(公元前年)暮春。

   全诗共有五章,第一章六句,第二、三章各四句,第四章六句,第五章八句,共二十八句。全诗只有二、三两章采用复沓结构,其余各章相对独立。首章是全诗的大纲,将主要的事件已经交代清楚。一面是诗人归心似箭、“载驰载驱”地动身前往卫国吊唁,一面是在半路遇到许国“大夫跋涉”而来欲行阻拦,此情此景不禁使她开始忧心忡忡。二、三两章是诗人对许国大夫不近人情和“不臧”之举的反复控诉,因为他们的阻拦才使自己无法“旋反”故国。第四章则转换场景,以在高丘采摘贝母起兴,抒写自己对亡兄故国的“善怀”,然而许国众人却对自己多有指摘,甚至态度骄慢而张狂。第五章以诗人在茂密的麦田边漫步起兴,写自己为归卫做了种种努力,然而终是徒劳,“谁因谁极”的诘问饱含着悲戚和无奈。最后,面对许国大夫无有休止的怨“尤”,诗人终于挺身而出予以制止,而且不顾其言决定前往卫国,意志之果决无可置疑。

   许穆夫人是我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在国破家亡、兄长逝世之际,她不顾群臣拦阻指斥,驾车前往卫国凭吊,其情可感,其心可佩。清代魏源考证,《诗经》中除此篇外,尚有《泉水》《竹竿》两篇亦为她的作品。她的诗作往往带有浓厚的怀乡爱国的情怀,对后世同类题材的诗文影响极其深远。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