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郑风·东门之墠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2-06-24 21:19:58 字体:【普通 超大 简体 繁體 本文共计721个字符,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
导读国风·郑风·东门之墠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翻译: 东门附近有块平地,茜草长在山坡之上。他的房室离得较近,他的人却相距很远。东门附近长...

  国风·郑风·东门之墠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翻译:

  东门附近有块平地,茜草长在山坡之上。他的房室离得较近,他的人却相距很远。东门附近长着栗树,人家屋舍排列整齐。怎会对你没有思念?你却不来与我相见。

 

  赏析:

  对《东门之墠》这首诗的主旨,古今学者的研究也存在较多差异。《毛诗序》承袭之前的解读,仍判定此诗主旨为讽刺郑国乱象,说郑国“男女有不待礼而相奔者也”,也就是男女不通过正统礼仪私自结合之风。方玉润《诗经原始》则另辟蹊径,认为此诗乃“托男女之情以写君臣朋友之义”。除此之外,还有清代傅恒“思怀隐士”说,及近现代学者多持的“女子思恋人”说等。

  全诗共分二章,每章四句,少量使用了叠章结构。各章首句都分别以东城门的“墠”“栗”起兴,分别描写了山坡生长的茜草和排列整齐的房屋。一在郊野,一在街巷;一偏静态,一偏动态,这样的布景搭配可谓参差错落,动静相宜。不论是看到山坡上的“茹藘”,还是走到栗树边的“家室”,这些景物总能勾起诗人的思怀之心。故人的家舍就近在眼前,其人却早已远去,颇有种物是人非、人去楼空的沧桑感,也从侧面映衬出诗人睹物思人之情。在本诗末章,诗人运用设问和反问句式,自问自答,直抒胸臆,将全诗的情感发展推向了巅峰。

  本诗文辞平实,不事雕琢,兼用赋兴、设问等法,使情感的表达含蓄委婉而不失真切,都来令人感同身受。姚际恒《诗经通论》评论本诗说:“以‘远’字属人,灵心妙手……不露一‘思’字,乃觉无非思,尤妙”,确为不虚之言。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