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荡之什·烝民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翻译:
上天降生众百姓,有物象也有法则。人民秉持之常道,喜好善美之品德。上天监察此周朝,光明之德至天下。保佑这位周天子,降生贤臣仲山甫。仲山甫之善德行,柔和嘉美为典范。仪容美好色和悦,小心翼翼来处事。古代训诫皆遵从,勤勉有加保威仪。顺从周朝之天子,圣明教令使宣扬。周王命令仲山甫,要做诸侯之表率。继承你之先祖业,保全辅弼天子身。传达王命馈社情,乃是君王之喉舌。传布政教于畿外,四方各国则施行。严肃恭敬王之命,仲山甫能奉行它。国家和顺或败坏,仲山甫能明辨之。不仅贤明且睿智,以此保全自己身。朝朝暮暮不懈怠,忠心事奉一个人。人们也有俗话讲,食物柔软可吃下,若是坚硬就吐出。只有那位仲山甫,柔软之物也不吃,坚硬之物也不吐。不去欺侮鳏寡者,也不畏惧豪强人。人们也有俗话讲,德行轻微如毛发,少有人能举起来。我来揣度细思量,唯仲山甫能举起,别人爱他亦难助。天子职事有欠缺,唯仲山甫能补全。仲山甫出行祭路,四匹公马貌高大。远行众人速度快,每生思情不可得。四匹公马体强壮,八只鸾铃锵锵响。周王命令仲山甫,去往东方筑城邑。四匹公马体雄健,八只鸾铃喈喈响。仲山甫去往齐国,望他疾速可归来。吉甫作出此诗歌,温雅和美如清风。仲山甫长久思怀,以此慰藉他内心。
赏析:
《烝民》一诗,与上篇《崧高》同署名为尹吉甫所作,此诗抒发的是对樊侯仲山甫的赞颂。《毛诗序》言此诗乃“尹吉甫美宣王也”,以其“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而朱熹《诗集传》则提出“宣王命樊侯仲山甫筑城于齐,而尹吉甫作诗送之”。相较之下,后说更贴合诗意。
全诗共分八章,每章八句。诗中用大量笔墨介绍了仲山甫所具有的种种美德,包括温和、严谨、忠心、贤明等,还以两句俗语之喻,反衬出仲山甫刚柔并济的处事风格,扶弱惩强的侠义气概,和无与伦比的崇高品行。诗末写仲山甫赴齐众人盼其早归,还有尹吉甫专门为其作诗之事,体现出仲山甫深受周人的爱戴和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