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白)

2022-06-14 13:42:56 字体:简体 繁體
《南陵别儿童入京》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歌行体作品。此诗用直陈其事的赋体,又兼采比兴,夹叙夹议,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在豪放跌宕的笔调中,洋溢着诗人积极奔放的生活热情和慷慨激越的进取精神,诗人求用心切、受宠忘形的神态跃然纸上。全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实现抱负的极其喜悦的心情和豪迈自得的心境。
  本文目录:
  5、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白) 的作者

  南陵别儿童入京

  【作者】李白 【朝代】唐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拼音:

  bái jiǔ xīn shú shān zhōng guī,huáng jī zhuó shǔ qiū zhèng féi。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hū tóng pēng jī zhuó bái jiǔ,ér nǚ xī xiào qiān rén yī。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gāo gē qǔ zuì yù zì wèi,qǐ wǔ luò rì zhēng guāng huī。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yóu shuì wàn shèng kǔ bù zǎo,zhe biān kuà mǎ shè yuǎn dào。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kuài jī yú fù qīng mǎi chén,yú yì cí jiā xī rù qín。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yǎng tiān dà xiào chū mén qù,wǒ bèi qǐ shì péng hāo rén。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翻译:

  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

  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

  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

  会稽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如今我也辞家去长安而西入秦。

  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赏析:

  此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一派丰收的景象:“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这不仅点明了从山中归家的时间是秋熟季节,而且,白酒新熟,黄鸡啄黍,显示出一种欢快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兴高采烈的情绪,为下面的描写作了铺垫。

  接着,诗人摄取了几个似乎是特写的“镜头”,进一步渲染欢愉之情。李白素爱饮酒,这时更是酒兴勃然,一进家门就“呼童烹鸡酌白酒”,神情飞扬,颇有欢庆奉诏之意。诗人的情绪感染了家人,“儿女嬉笑牵人衣”,此情此态真切动人。饮酒似还不足以表现兴奋之情,继而又“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一边痛饮,一边高歌,表达快慰之情。酒酣兴浓,起身舞剑,剑光闪闪与落日争辉。这样,通过儿女嬉笑,开怀痛饮,高歌起舞几个典型场景,把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这里诗人用了跌宕的表现手法,用“苦不早”反衬诗人的欢乐心情,同时,在喜悦之时,又有“苦不早”之感,正是诗人曲折复杂的心情的真实反映。正因为恨不在更早的时候见到皇帝,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跨马扬鞭巴不得一下跑完遥远的路程。“苦不早”和“著鞭跨马”表现出诗人的满怀希望和急切之情。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诗从“苦不早”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晚年得志的朱买臣。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会稽人,早年家贫,以卖柴为生,常常担柴走路时还念书。他的妻子嫌他贫贱,离开了他。后来朱买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诗中的“会稽愚妇”,就是指朱买臣的妻子。李白把那些目光短浅轻视自己的世俗小人比作“会稽愚妇”,而自比朱买臣,以为像朱买臣一样,西去长安就可青云直上了。其得意之态溢于言表。诗题只说“别儿童”,这里用“会稽愚妇”之典故,是有所指责。詹锳认为此诗是“把刘氏比作‘会稽愚妇’”

  诗情经过一层层推演,至此,感情的波澜涌向高潮。“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可以想见其得意的神态;“岂是蓬蒿人”,显示了无比自负的心理。这两句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因为描述了李白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了解李白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特色。诗善于在叙事中抒情。诗人描写从归家到离家,有头有尾,全篇用的是直陈其事的赋体,而又兼采比兴,既有正面的描写,而又间之以烘托。诗人匠心独运,不是一条大道直通到底,而是由表及里,有曲折,有起伏,一层层把感情推向顶点。犹如波澜起伏,一波未平,又生一波,使感情酝蓄得更为强烈,最后喷发而出。全诗跌宕多姿,把感情表现得真挚而又鲜明。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