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4月1日 刘少奇首次受到不点名批判

2022-08-30 18:21:19 字体:【普通 超大 简体 繁體 本文共计453个字符,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
导读1967年4月1日,刘少奇首次受到不点名批判。1967年4月1日,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戚本禹以“评论反动影片《清宫秘史》”为名,第一次在中央报刊上不点名地批判刘少奇。《清宫秘史》是姚克编剧,朱石麟导演的历史故事片...

  1967年4月1日,刘少奇首次受到不点名批判。

  1967年4月1日,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戚本禹以“评论反动影片《清宫秘史》”为名,第一次在中央报刊上不点名地批判刘少奇。

  《清宫秘史》是姚克编剧,朱石麟导演的历史故事片,描写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之间宫廷斗争的历史。该片是爱国主义的。但时任全国电影指导委员的江青说是“卖国主义”的,文章引用了1965年12月毛泽东的一次谈话说:“《清宫秘史》,有人说是爱国主义的,我看是卖国主义的,彻底的卖国主义的。”

  文章诬陷刘少奇“是假革命,反革命”,“是睡在我们身旁的赫鲁晓夫”,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动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帝国主义买办”、“修正主义路线的总根子”等不实之词强加于刘少奇,同时,以所谓“勾结另一个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影射手法攻击邓小平,并宣称”一定要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拉下马”。

  从此,在全国报刊上掀起了以“中国赫鲁晓夫”为代称的批判刘少奇运动的高潮。刘少奇据理提出申诉意见,但被置之不理。此后,刘少奇等人受到残酷迫害。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