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6日 美国“棱镜门”事件

2022-08-31 14:14:34 字体:【普通 超大 简体 繁體 本文共计1165个字符,预计阅读时长3分钟。
导读2013年6月6日,美国“棱镜门”事件。美国“棱镜门”事件前中情局(CIA)职员爱德华·斯诺登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2013年6月6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于2007年启动了一个代号为“棱...

  2013年6月6日,美国“棱镜门”事件。

2013年6月6日 美国“棱镜门”事件

  美国“棱镜门”事件

2013年6月6日 美国“棱镜门”事件

  前中情局(CIA)职员爱德华·斯诺登

  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2013年6月6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于2007年启动了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直接进入美国网际网路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里挖掘数据、收集情报,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国际网络巨头皆参与其中。

  2013年(癸巳年)6月,前中情局(CIA)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将两份绝密资料交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并告之媒体何时发表。按照设定的计划,2013年6月5日,英国《卫报》先扔出了第一颗舆论炸弹:美国国家安全局有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必须每天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6月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披露称,过去6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监控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等秘密资料。美国舆论随之哗然。

  美国决策者意识到,互联网在越来越多的国际事件上可以成为达到美国政治目的、塑造美国全球领导力的有效工具。2011年,以“脸谱网”和“推特”为代表的新媒体,贯穿埃及危机从酝酿、爆发、升级到转折的全过程,成为事件发展的“催化剂”及反对派力量的“放大器”。同样,类似的事件也在突尼斯和伊朗等国都上演过。如今,以谷歌为首的美国IT巨头一方面标榜网络自由,反对其他国家的政府监管本国的互联网;另一方面又与美国政府负责监听的机构结盟,这无形之中就把自己献到祭坛上去了。

  这项代号为“棱镜”(PRISM)的高度机密行动此前从未对外公开。《华盛顿邮报》获得的文件显示,美国总统的日常简报内容部分来源于此项目,该工具被称作是获得此类信息的最全面方式。一份文件指出,“国家安全局的报告越来越依赖‘棱镜’项目。该项目是其原始材料的主要来源。报道刊出后外界哗然。保护公民隐私组织予以强烈谴责,表示不管奥巴马政府如何以反恐之名进行申辩,不管多少国会议员或政府部门支持监视民众,这些项目都侵犯了公民基本权利。

  这是一起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监控事件,其侵犯的人群之广、程度之深让人咋舌。

2013年6月6日 美国“棱镜门”事件

  2014年3月,斯诺登爆料称中国前国家主席胡锦涛也是美国的监控对象

  纪录从不同方面列举了美国对全球和中国进行秘密监听的行径,其中包括:

  1.每天收集全球各地近50亿条移动电话纪录。

  2.窥探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手机长达十多年。

  3.秘密侵入雅虎、谷歌在各国数据中心之间的主要通信网络,窃取了数以亿计的用户信息。

  4.多年来一直监控手机应用程序,抓取个人数据。

  5.针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网络进攻,并把中国领导人和华为公司列为目标。

2013年6月6日 美国“棱镜门”事件

  数据说美国“棱镜门”事件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