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王风·黍离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2-06-24 21:19:06 字体:【普通 超大 简体 繁體 本文共计1131个字符,预计阅读时长3分钟。
导读国风·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国风·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翻译:

   那黍长得茂密繁盛,那稷也已生出嫩苗。缓缓行走直至远方,心中翻涌无法安定。那些能理解我的人,就说我心中有忧愁。那些不理解我的人,却问我将什么寻求。高远浩瀚的苍天啊,这是什么样的人啊!那黍长得茂密繁盛,那稷也已长出青穗。缓缓行走直至远方,心中沉沉如同酒醉。那些能理解我的人,就说我心中有忧愁。那些不理解我的人,却问我将什么寻求。高远浩瀚的苍天啊,这是什么样的人啊!那黍长得茂密繁盛,那稷也已结出子实。缓缓行走直至远方,心中窒息如同噎食。那些能理解我的人,就说我心中有忧愁。那些不理解我的人,却问我将什么寻求。高远浩瀚的苍天啊,这是什么样的人啊!

 

  赏析:

   《黍离》一诗的主题,古人多从《毛诗序》之说,认为是一位东周大夫“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而对覆亡的西周宗室生起哀悯凭吊之意。现当代学者则新说迭出,比较有影响力的有余冠英“游子倾诉忧思”说,蓝菊荪“战士厌战忧国”说,程俊英“乡人难舍家园”说等。鉴于诗中流露的千年悲怆之感,以及本诗被列为《王风》首篇之实,此处解说仍以《毛诗序》为准。

   全诗共有三章,每章十句,皆运用叠章手法。每章只换三字,形成了句式上的高度复沓性,形成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歌咏效果。各章均已田野中生长的黍、稷两种作物起兴,然而值得玩味的是,写稷是由出苗到抽穗再到结实,展现了其整个生命周期的生长变化;写黍却从始至终都是“离离”盛貌,毫无变化。这种类似一动一静的鲜明对比,营造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和王室颠覆的幻灭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足了铺垫。周大夫经过宗室故址,见到黍稷一片欣欣向荣之景,而周王室当年的繁华兴盛早已不再,怎能不喟然叹息?因此他“行迈靡靡”,渐行渐远,然而内心却是五味翻腾,如醉如噎,这种深沉复杂的情绪非语言文字所能明了,难怪诗人会发出“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千古一叹。

   方玉润《诗经原始》中点评此诗说“一往情深,低回无限”,可谓深得其中三昧。而此诗似乎也开启了以朝代更迭为背景而托物言志、凭古吊今的文学创作先河。从刘禹锡的《乌衣巷》,到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再到姜夔《扬州慢》,无不体现着源自此诗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尤其是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句,可谓与此诗“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一句形神交接,遥相呼应。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