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王风·君子于役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2-06-24 21:19:08 字体:【普通 超大 简体 繁體 本文共计789个字符,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
导读国风·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翻译: 君子行役在外,不知...

  国风·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翻译:

   君子行役在外,不知他的归期,何时可以归来?鸡儿栖息巢穴,太阳即将西沉,羊牛下山歇息。君子行役在外,如何让人不思念!君子行役在外,不知多少日月,何时才能相聚?鸡儿栖息木桩,太阳即将西沉,羊牛下山汇集。君子行役在外,但愿不饥不渴。

 

  赏析:

   《君子于役》显然是一首思归诗,而且所思之人是一位远行在外、久久未归的服役者。至于思怀者的身份,《毛诗序》及《毛诗正义》认为是一位在家的大夫,也是“君子”的僚友;而朱熹《诗集传》认为是“君子”的“室家”,也即妻子,这一说法得到绝大多数后世学者的认同。

   本诗共有两章,每章八句,几乎都使用了叠咏结构。全诗皆用赋法,首句即开门见山,道明诗旨,“曷至哉”的自我诘问体现出诗人对“于役”君子的殷切绵长的思念,又流露出一丝怅惘和无奈。然后诗人渲染了一幅“乡村日暮图”,写傍晚时分,鸡禽归巢栖息,牛羊成群下山的情景,既散发着浓郁的乡村田园气息,也寄托着诗人无限的愁肠忧思:多少个“不日不月”的黄昏,自己都在家门和山野守候远眺,心中反复叩问着“君子”何时归来、“曷其有佸”,可是却一直都没等到那熟悉的身影,想必诗人此刻一定会凄楚难熬、黯然神伤。苦苦的等候似没有止期,所以诗人最终将这份思念之情转化为对对方的牵挂和祝福,希望他平安顺利,不要忍饥受渴——这是最平凡的话语,却也饱含着最真挚的情感。

   此诗句式保持着本来面目,不加刻意修饰;行文顺随着情感脉络,而无复杂构思。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近于“原生态”的歌啸咏叹,才能在字字句句中毫无保留地展现诗人的善良、质朴和纯情,才能超越数千年的文化隔阂给我们毫无防备的心灵触动。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