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翻译:
初生芦苇茂密生长,白色露水凝结成霜。口中所说那个人儿,就在河水另外一边。逆流而上前去追寻,道路险阻且又漫长。顺流而下寻觅踪迹,宛若就在河水中央。初生芦苇繁盛一片,白色露水还未干燥。口中所说那个人儿,就在河水那头岸边。逆流而上前去追寻,道路险阻且又难行。顺流而下寻觅踪迹,宛若就在水中高地。初生芦苇稠密四布,白色露水还未消退。口中所说那个人儿,就在河水对侧之畔。逆流而上前去追寻,道路险阻且又曲折。顺流而下寻觅踪迹,宛若就在水中小洲。
赏析:
与《关雎》《桃夭》《淇奥》等诗一样,《蒹葭》也是《诗经》中传唱不衰的一首千古名作。《毛诗序》解读此诗为对秦襄公的讽刺,认为他“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清人姚际恒、方玉润等认为此为“思慕贤人”之诗,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此诗写的是一男子对所恋之人的思慕追寻。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八句,皆用复沓手法。各章皆以“蒹葭”和“白露”起兴,引出在水一侧的“伊人”。诗人写到自己历经险阻曲折,想要寻觅到那位“伊人”,却不论向何方向行走,那人似乎都远在水中,可望而不可及。诗人以亦真亦假、亦虚亦实的笔法,表现出对梦中“伊人”的艰辛求索历程,极具朦胧美和梦幻感,“伊人”的意象也早已超越了爱情元素,成为了一种代表理想和信念的普适性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