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节南山之什·雨无正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我暬御,憯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退。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维曰予仕,孔棘且殆。云不何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无言不疾。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翻译:
浩瀚广大的苍天啊,不肯长养它的恩德。降下丧乱还有饥馑,四方诸国征伐倾轧。苍茫上天太过暴虐,不去思虑也无谋划。放掉那些有罪之人,且又隐瞒他们罪行。而像这些无罪之人,互相牵连陷入危难。周室如今已经覆灭,没有地方可以安定。长官大夫迁居他处,无人可知我之劳苦。太师太傅太保三公,没有人肯日夜为公。封国君主各方诸侯,没有人肯早晚奉事。希望天子推行善法,反而出台恶劣政策。敢问苍天该怎么办?合法言论不能听信。如同那些远行之人,却没到达其目的地。但凡所有君子之人,各自严谨敬慎其身。为何上下不相敬畏,难道不会敬畏上天?战争发动无法消退,饥馑发生不能终结。竟连我这近侍小臣,忧愁不已日渐憔悴。但凡所有君子之人,没有人肯禀告君王。顺耳之言就会应答,规谏之辞就会摒退。真悲哀啊不能进言,言语不能从舌讲出,因为身体忧郁成疾。那些能言善道之人,巧妙言辞如水奔流,为使自身安享福禄。要是说到出仕做官,十分紧迫却又危险。若说不可受命差使,就会得罪周之天子。若说可以受命差使,就会遭到朋友埋怨。劝说你们迁到王都,却说自己没有居家。忧郁成疾失声痛哭,没有话语不遭憎恨。往昔你们迁居别处,谁跟你们去建房屋?
赏析:
《雨无正》一诗同前面几首诗主题相近,即《毛诗序》所谓“大夫刺幽王也”。诗中描写了风雨飘摇的西周王朝在即将覆亡之际出现的种种衰亡乱象,比如朝政昏庸腐败、大夫诸侯失职离散、忠良遭贬奸佞得宠、战争饥荒频繁发生等等,表达了对周王治政无能的讽刺和对百姓国破家亡的忧虑。
全诗共分七章,首二章各十句,中二章各八句,末三章各六句。前两章诗人借对昊天的叩问,暗示当前饥馑频作、罪罚颠倒、山河破碎、大夫叛离等周室败亡之象,实际上皆非天命,而是人祸所致。三、四两章则写周王不能听信正言,那些在位的“君子”也都明哲保身,不去劝谏,导致周王只能接受顺耳巧言,摒退一切逆耳忠言。后三章进一步介绍了贤良“不能言”而小人“巧言如流”坐享富贵之事,且流露出在此时局下出仕做官的艰难不易,表达了对那些迁离王都只求自利之人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