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荡之什·抑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2-06-24 21:25:36 字体:【普通 超大 简体 繁體 本文共计1860个字符,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导读大雅·荡之什·抑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愚,亦维斯戾。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訏谟定命,远犹辰告。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其在于...

  大雅·荡之什·抑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愚,亦维斯戾。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訏谟定命,远犹辰告。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蛮方。

  

  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无言不雠,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

  

  视尔友君子,辑柔尔颜,不遐有愆。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莫予云觏。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荏染柔木,言缗之丝。温温恭人,维德之基。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其维愚人,覆谓我僭。民各有心。

  

  於乎小子,未知臧否。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借曰未知,亦既抱子。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

  

  昊天孔昭,我生靡乐。视尔梦梦,我心惨惨。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匪用为教,覆用为虐。借曰未知,亦聿既耄。

  

  于乎,小子,告尔旧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天方艰难,曰丧厥国。取譬不远,昊天不忒。回遹其德,俾民大棘。

 

  翻译:

   谨慎谦逊有威仪,为人品德很端正。人们也有俗话说,没有智者不愚钝。一般之人若愚钝,主要自身有毛病。睿智之人若愚钝,那就会有诸罪过。国家强盛在人才,天下四方蒙教化。若有正直之德行,四方诸国来归顺。远大图谋定政令,长久策划按时告。恭敬谨慎重威仪,天下百姓之典范。等到如今之时局,国兴小人政迷乱。倾覆败坏其品德,荒淫耽湎于饮酒。你既从人耽嬉乐,不念继承先祖业。不去广求先王道,以能持守圣明法。因此上天不助佑,如同泉水之奔流,不要相率以覆亡。早早起床晚入睡,洒水扫地庭院内,才是百姓之表率。修理你之车和马,弓箭军服与兵器。戒备战争之发动,驱除南方之蛮族。平治安定你人民,谨慎守持你法度,戒备不测之发生。你之出言须审慎,你之威仪须敬重,无不柔顺而嘉美。白色圭玉有污点,尚可打磨而去除。人之言语有污点,没有办法可挽回。莫改言语与教令,莫说苟且暂如此。无人按住我口舌,言教不可轻传布。没有出言不应答,没有恩德不回报。要施惠爱于朋友,遍及平民和子弟。子孙戒惧而谨慎,万民无人不顺服。看你结交诸君子,脸色温煦而和柔,不会犯下诸过失。看你独处在室中,尚且不愧于神明。莫说室内不明亮,无人能把我看见。天上神明之到来,不可揣度或思量,怎能再生厌倦心?君王你须修德行,使之美好又良善。举止贤明又谨慎,仪容端庄无过咎。不越本分不残害,少有人会不效仿。有人给我投桃子,我用李子来回报。羊羔无角却抵触,实在败坏小儿政。幼小柔嫩之树木,可以制成弓弦装。温润谦恭有德者,德行修养有根基。若是贤明睿智者,告以美善之言辞,就能顺德而践行。若是愚钝无知者,反倒说我越本分,人人各自有异心。哎呀小儿太年轻,不知善恶与好坏。不但携手以相牵,而且指示诸事理。不但当面去教导,而且提耳使铭记。假如说你不知事,也已抱子为人父。百姓如今心不满,有谁早知却晚成?上天光明极昭彰,我之存世无欢乐。看你昏庸不明智,我心忧愁又苦闷。对你谆谆而教诲,听我言语多轻蔑。不用我言行教令,反而施行暴虐事。假如说你不知事,我也年高成老耄。哎呀小儿太年轻,告知给你旧法道。听取采纳我计谋,希望可免大悔恨。正值上天降灾难,国家覆亡在旦夕。为你就近取譬喻,上天赏罚无差错。如果品性仍邪曲,会让百姓陷危急。

 

  赏析:

   同《板》《荡》等诗类似,《抑》也是一首对君王的规劝谏诤之诗,可以说这些诗开创了后世政谏文学的先河。《毛诗序》提出此诗是“卫武公刺厉王,亦以自警也”。朱熹《诗集传》则认为:“卫武公作此诗,使人日诵于其侧以自警。”

   全诗共分十二章,前三章各八句,后九章各十句。诗人是以一位忠实老臣的口吻,对一位年轻的君王进行规劝和告诫。诗中既有对君王昏庸无德的指斥,又有对利弊危亡的分析,还有对修身进德的嘉勉等。所言思维缜密清晰,论证正反配合,理念融通连贯,再加上俗言古语的引用,充分凸显出老臣的一片赤胆忠心和恳切婆心。此外,“投桃报李”和“耳提面命”二成语即源自本诗。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2832712290@qq.com,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